慈善枝叶关真情,思源儿女履初心——记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途径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18-08-01 浏览量:546

2018年7月,“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途径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章晓懿教授和杨帆老师的指导下,牡丹古丽等五名成员聚焦主体,从慈善机构出发,先后与闵行区慈善超市、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香港华桥基金会这三家机构取得联系,前往开展实地调研工作并进行访谈,从中掌握了慈善事业发展的大量信息,了解了慈善机构参与社会救助的途径及发展瓶颈,调研工作进展顺利,成果丰硕。

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互相协作,有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从定性研究方法的学习,到浩如烟海的文献整理;从联系慈善机构,到协商时间地点;从访谈提纲改不停,到事后录音整理,各个环节都在全力以赴,不断进步。

微信图片_20180719222702

7月4日,在杨帆博士的带领下,实践组成员前往闵行区民政局,与鲍运刚,胡爱民等9位闵行区慈善超市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充分交流,在访谈中对慈善超市的发展历史、发展瓶颈、改革措施做了深入了解。交流中同学们了解到,2005年10月,闵行区成立了第一所慈善超市,历时10年,实现了慈善超市区内全覆盖。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管理混乱、资金薄弱、认同感低等问题。为此,闵行区民政局决定推进慈善超市社会化运作改革,改变政府主导的僵硬局面,更好地发挥款物募集、困难群众救助、慈善公益文化传播、志愿服务、便民服务五大功能。改革成效巨大,激发了民间力量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并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微信图片_20180719222458

慈善超市腹有乾坤,真听真看真感受

两个半小时的访谈结束后,我们出发前往莘庄镇慈善超市,进行了实地考察。由徐光宁先生承接运营的乐善慈善超市商品琳琅满目,物美价廉,颇受社区老人的喜爱与光顾。我们还了解到慈善超市积极参与社区特困家庭结对帮困、组织义卖、宣传慈善文化等活动。徐总表示要着重发挥慈善超市造血功能,让慈善舞台变得更广阔,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公益性,便民性,社会公益价值。

国峯慈善使命担当,雁过无声情永存

7月16号,实践团成员按照约定时间,前往国峰科技中心,与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的代表进行了交流,并有幸会见了基金会的创始人叶守璋先生。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中,实践团对国峯慈善的基本情况有了大致了解: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出台,同年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正式成立。经过一年的自建,国峰慈善与各方协助,共同完成了28个大类项目。以“扶贫助困”为宗旨,国峯慈善开展了多元化的活动,积极响应国家的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事业。“西遇﹒走向西部”计划支持西部跨越式发展,“健康礼物”、“音悦礼物”项目感知生命的温度,“益旅阳光”、“朗读社”项目回归教育的理念。访谈过程中,国峯慈善基金会的会长叶守璋先生,讲述了自己参与慈善事业的实践和感悟,并建议我们要关注国内外的慈善事业。这次谈话开拓了实践团成员们关注国际慈善事业的视野。

微信图片_20180719222438

在与国峯慈善负责人的交流中,我们获悉了意外的惊喜——华桥基金会。借此机会,实践组成员与华桥基金会的负责人进行了持续四十分钟的交流,对华桥与国峯慈善两个基金会的关联、华桥基金会的关注领域做了深入了解。

微信图片_20180719222558

华桥基金侨胞同心,爱心善举永无止境

叶守璋先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在成立国峯慈善基金会之前,曾与海外华侨共创了华桥基金会。2004年在香港正式注册。2004到2016年的12年间,基金会致力于促进国内中西部的交流,并在国际公益组织的帮助下,搭建了国内外慈善沟通的桥梁。《慈善法》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国内的慈善事业的发展,国峯慈善也应运而生。经过两年的发展改革,国峯、华桥基金会明确了各自的业务范围,在健康、教育等公共领域,国峯慈善负责国内的项目,华侨则负责境外的项目,二者互助,相得益彰。

此次访谈,给我们“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途径研究”实践组给予了新的启发,我国的慈善事业仍处于发展期,在参与社会救助时,可以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实现境内境外慈善的良性互助。

微信图片_20180719222642

早高峰的拥挤人群,烈日下的不灭热情

每一次实地调研的开展,都在拉近我们与生活的距离。为了取得与慈善组织的联系,实践组成员给各个慈善组织都发了沟通邮件,邮件内容也从稚嫩走向了言辞恳切。尽管大多数邮件都石沉大海,但我们仍在努力,并为每一封邮件的回复而兴奋激动。确认联系后,成员们分别查询慈善组织的资料,撰写访谈提纲,与导师反复讨论,直至走访前夕才最终确定访谈提纲,并提前把访谈提纲发给对方负责人。

为了配合慈善组织的工作时间,实践组成员早上六点半准时从闵行校区出发,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地铁早高峰的人潮中。在拥挤的人潮中站稳,我们也渐渐得心应手,一边保持队形,一边探讨当天的行程以及接下来的访谈内容。访谈行程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在团长的领导下集合开会,不仅完成对社会实践的总结工作,并且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任务分工。完成了访谈录音转录、资料整理与亮点查询等工作。青春的美好,莫过于朋友之间互相扶持,相互进步。烈日炎炎,我们的热情胜似骄阳,踩着轻快的步伐再次出发。

2018年7月20日,“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途经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圆满落幕。通过此次走访调研,我们对当前慈善事业参与社会救助的途径探索有了新的收获。自2016年《慈善法》的颁布,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在政策的扶持下,慈善力量与政府和其他社会机构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社会救助。在发挥社会救助的功能上,慈善组织在健康、教育等领域都大有可为。基于此,实践团成员在境外资金和社区通道上,都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一路走来,项目组受过挫折,也获得了成长。希望慈善事业在社会救助领域能够发挥作用,也希望这种乐于慈善的精神可以感动平凡的你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