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人城市治理与政策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发布时间:2023-07-20 浏览量:2311

      7月15日上午,全球华人城市治理与政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开幕。本次研讨会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后简称“研究院”)和上海交大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后简称“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主办,由中国留美公共管理学会(CAAPA)、留美公共政策学会(CPSG)、中国城市研究网络(UCRN)与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合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加坡、日本、瑞典、中国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200余位华人学者参加此次研讨。

      本次大会开幕式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教授、党委书记,研究院党支部书记章晓懿主持。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党委副书记周承代表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向各位参会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现阶段城市治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不言而喻,城市治理研究呼吁跨领域的交流、跨学科的合作、跨国别的城市治理政策和跨时空的城市问题解决方法,期待各位嘉宾在会议期间围绕“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的目标,分析国内外城市治理的好政策、好理论、好实践,收获国际比较研究下的新思路、新观点、新对策。

      休斯顿大学政治科学系教授、中国留美公共管理学会(CAAPA)候任会长朱凌致辞,期待本次会议能在全球视角下,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共同探讨与交流城市治理方面的前沿命题以及发展方向。

      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终身副教授、留美公共政策学会(CPSG)召集人陈灿代表CPSG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期待本次会议能对全球城市的城市治理新理论、新问题、新实践进行探讨。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教授、中国城市研究网络(UCRN)联合主任何深静代表UCRN向此次大会致辞。何深静教授表示此次会议聚焦城市治理与政策在全球视野下的回顾与前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UCRN作为成立20多年的跨学科、跨国别、跨年龄学术团体,始终关注城市治理与政策变迁,对青年学者有诸多支持。期待本次参会学者多多支持UCRN的后续活动。

      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主任成键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当今全球治理面临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突发公共事件等典型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全球华人共同探讨。成键回顾了“世界城市日”在上海的实践和全球推广历程,呼吁全球华人专家学者,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世界城市日”活动,为世界城市日多做宣传推介。

      本次大会的主旨演讲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各有八位专家发言。第一部分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教授、副院长,研究院副院长张录法主持。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雷特规划学院吴缚龙教授围绕《再思索中国城市治理——城市地理与历史节点的叙述》的主题,将中国城市治理置于地理和历史节点的视角下进行研究:从城市地理的维度来叙述,中国大体经历了弄堂、单位大院、城中村和门禁社区四种形态,中国离开了差序格局,一个有为的、显著的、现代的、专业化的国家应运而生;从历史节点看,从计划经济时代抑制城市化到改革开放初期引入市场机制,再到金融化的国家企业主义,国家规划及战略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吴缚龙院士将“规划中心性”和“市场的手段”作为“国家的企业主义”视角下管理城市变革的两个重要维度,探索在社区、城市和区域层面实施中国城市治理过程中国家角色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俞可平开展题为《全球城市治理创新的若干重要趋势——基于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获奖案例的分析》的报告。俞可平教授概括了全球城市治理创新的八大重要趋势,包括城市治理范围日益扩大、城市治理主体日益多元化、参与式治理成为新亮点、城市自治化进程持续加速、新兴组织承担重要角色、城市生活日益“网络化”“智慧化”“科技向善”“科技维权”价值更加凸显,和特大型城市治理成为世界性课题。

      厦门大学特聘教授陈振明以《“乌卡时代”的城市治理:实践变化与范式构建》为主题展开,陈振明教授指出公共管理公共治理最大的一部分主题是城市治理。他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公共治理与城市治理,讲述了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城市治理。包括五个方面: 从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岛公共治理的转变;公共治理的“一二、三、四、五”的学科范围;作为多学科的城市治理;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城市治理的设置;从市政学、市政管理到城市治理的演化以及城市治理构成公共治理的焦点主要领域。二是乌卡时代与风险社会,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常态。三是城市治理的实践变化,世界大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我国城市化也在全面推进。四是科学范式转移面面观,表现为“第四范式”或数据驱动式治理等,指出如何应对不确定性的未来才是公共政策研究的焦点。五是重塑适应性治理范式。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蓝志勇的演讲以《从国际城市群发展经验看我国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题。蓝志勇教授指出,城市是多功能综合体,是区域环境和人为选择与创造的结果,但由于目标不明确、环境支持系统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各种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功能的欠缺等、管理不到位,给城市带来更大的困扰和疼苦。西方国家与我国的城市都经历了从限制到发展和走向城市群发展。对标成效显著、各有特色的世界名城,我们发现连绵城市群现象普遍,是西方国家解决有效集聚又维持高质量生活之间矛盾的一个方案,根据中国当前城市发展的趋势,我们需要改变城市设计理念,提倡综合城市主义,促进多种文化、群体的交流与合作,优化行政区域设置,打造高质量城市新生态,提高公交水平,在新技术条件下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成为世界城市群治理的楷模。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前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教授以《治无患、治未病与治已病:城市治理的东方哲学思考》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人类长期面临房价高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病”而不得治愈,提醒我们:不一定是“药方”的问题。他从三个层次提出了城市治理的路径。器物层面,要控制人口规模,推进城市更新,建设韧性城市,提高信息畅通、可持续发展水平等。思想层面,要加强忧患意识,提高应急治理水平,重视转换态治理。格局层面,要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优良环境,均衡化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建立起大安全大应急体系的新安全格局。

      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丁煌围绕《系统观念视域下的城市治理现代化》展开演讲。丁煌教授在系统观念视域下阐述了城市治理现代化为的内涵、现状及建议。丁煌教授对系统观念视域下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提出了四个观点:一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背景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二是改革碎片化的根源在于系统观念的缺乏;三是各系统构成要素要有机整合才能产生整体功能;四是系统观念视域下的城市治理体系。丁煌教授针对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现状提出建议,要合理定位各治理主体的角色分工,正确厘清各治理主体的相互关系,加强城市治理各主体能力建设,发挥城市治理体系的整体性功能,提升城市治理体系的整体性治理能力。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姜晓萍以《城市治理新形态: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价值目标与行动逻辑》为题作主旨汇报,报告以成都市为例,介绍了公园城市建设的本质内涵、价值目标和行动逻辑三个方面内容。姜晓萍教授从概念认知、指导思想、理论渊源、关键要素、历史基因以及现实基础等九方面介绍了公园城市的本质内涵;结合成都市建立公园城市实践,姜晓萍教授提出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以文化人的文化价值、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和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是公园城市建设的五大目标价值;最后,姜晓萍教授从时代定位、使命目标、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体制机制等七个方面介绍了公园城市建设的行动逻辑。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开展题为《从四个people看上海建设人民城市》的报告。报告以上海为例,有理论深度地为我们解读了社会主义人民城市。诸大建教授介绍了上海“人民城市”的建设发展脉络,以及在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的意义。诸大建教授总结并提出for the people、of the people、with and through the people四个核心关键词。诸大建教授又以 “15分钟生活圈”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企业带资BOT模式”为案例,解读了城市治理如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阐释了上海建设人民城市的治理逻辑。

      主旨演讲第二部分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教授、副院长刘帮成主持。

      中国留美公共管理学会会长、休斯顿大学政治科学系朱凌教授开展题目为《The Forge of Welcoming Cities: Immigrant Inclusion in U.S. (欢迎型城市的锻造:美国的移民融入研究)》的报告。朱凌教授主要针对移民问题,以美国大型城市为例,探讨联邦制体系下,移民政策产生、政策差异以及未来发展。朱凌教授指出:目前大部分移民的目的为到大型城市寻求工作机会。城市采纳、制定相关移民友好政策主要受到移民政治倾向、移民兴趣和城市居民多样性等因素影响。移民政策是否友好取决于该市市长是否属于民主党派、市议会亚裔人群占比、城市民主党派市民占比等。而城市治理机构特点、Welcoming-city 政策等对相关移民政策发展很重要,也是美国城市治理和政策未来亟待发展的命题之一。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华人社会政策与比较研究中心主任李秉勤开展题为《Social integration: Supporting older immigrants to overcome social isolation in Australia(支持华人“老漂”社会融入一澳洲的现状)》的报告。李秉勤教授以澳大利亚为例,给大家介绍了目前澳大利亚的华裔老年人面临的文化多元、数量增加、服务欠缺等问题,并提出政府与非政府两个角度的解决思路。政府角度的解决思路是关注弱势群体,非政府的两条解决思路包括养老服务在主营业务之外提供活动小组服务和老年人解决自己的问题,即志愿活动的转型。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王小虎教授开展题为《Policy implementation leadership: reflections on the latest research(政策执行领导力:对最新研究的一些思考)》的主旨演讲,主要从目标和愿景,惩罚和奖励,信心和脆弱性,关怀的作用,自我意识和反思的作用五个方面来讲述如何在危机中培养强大的领导力。首先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愿景,其次要熟知奖罚的作用并妥善运用,再次领导者需要建立自信心并正视自身的脆弱性,另外领导者需要具有关怀意识,最后领导者的自我意识也非常重要,需要具有在危机中反思,不被情绪左右的能力。在阐述完领导者在危机中需要具备的能力与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后,王小虎教授强调,在紧急情况下,领导人的感召力不光来自权力,更来自对人性的理解。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张雷教授开展题为《基于数字技术支持的小区物业管理协商议事》的主旨演讲。张雷教授梳理了中国物业管理模式演变,分享了东北大学小区物业管理协商议事的案例,基于自己作为业主委员会的实战经验,分析了数字技术何以在小区物业管理协商议事中提供支持。张雷教授的经验表明,对微信群、腾讯会议、微信小程序实名认证等数字平台和数字化功能的合理运用,能够提高业主协商议事的效率,衍生数字化协商机制,并在总体上实现最大多数业主参与协商和自由表决的目的。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何艳玲教授以《城市衰落与城市崛起:一个变迁的简史》为题发表演讲。何艳玲教授从国家逻辑、城市逻辑、地方逻辑提出中国城市发展的三个命题:国家逻辑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任务,城市逻辑回应高速城市化的城市任务,地方逻辑回应高质量发展的地方任务。接着,何艳玲教授从工业发展容器到市场经济阵地、从市场经济阵地到产业战略高地、从产业战略高地到区域协同引擎三个板块溯源了中国的城市发展变迁,最后,何艳玲教授提出政府角色变化驱动城市发展,城市的成功是“政治认同+政府善治+市场信心”。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孔繁斌教授开展题为《超大城市公共服务创新——来自智能政策产品的求解》的主旨演讲。孔繁斌教授首先从理解超大城市的公共服务展开介绍,阐释了保守思路和发展思路的两种决策思路选择,介绍了超大城市公共服务是否更优的肯定性、质疑性和治理的观点。然后围绕公共服务的时代性与时代化特征,讲述了“数字化融入”背景下的科学问题凝练和时代化表征。最后,从“公共服务+数字融合”治理机理和研究框架阐释两个方面介绍了超大城市公共服务研究框架的调整。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学域教授,JEPP主编吴逊开展题为《政府数据开放与智慧城市》的主旨演讲。首先,吴逊教授指出了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过度重视系统建设而忽视数据价值、过度依赖政府而缺乏社会多元参与。他认为,政府数据开放能够解决好这两个痛点问题。其次,他阐述了政府数据开放的特性并指出政府开放数据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而政府数据开放需要在政治层面、技术层面以及行政层面进行。最后,他介绍了政府开放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证检验并且提出通过利益相关者推动建筑开放数据利用的展望。

      最后,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讲席教授、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建南以《城市动态治理何以赋能:City-GPT的愿景探索》为题发表演讲。吴建南教授从全球城市发展格局谈起,指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已经成为城市治理的新现象。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何以赋能城市动态治理这一核心问题,他剖析了已有AI技术路径存在的数字“赤字”、成本“赤字”与能力“赤字”等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模型赋能城市动态治理的City-GPT构想,从治理架构、业态架构与技术架构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最后,从“硬科技+软科学”与“人机合作”两方面展望了未来发展。

7月15日下午开设了20个平行分论坛和优秀论文最终评奖专题分论坛,各位嘉宾围绕城市治理与城市政策的话题进行了细致、深入和热烈的讨论。

7月16日上午,举行“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3个圆桌论坛。

      宜居圆桌论坛由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及房地产学系教授、Habitat International主编许智文担任召集人和主持人。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何深静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朱春奎教授,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李志刚教授、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政府管理学院沈体雁教授,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陈杰教授、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人文地理与空间规划系林艳柳副教授结合各自研究,对于宜居城市的内涵、目标与治理策略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韧性城市圆桌论坛由香港城市大学张晓玲教授担任召集人和主持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冉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亚华教授,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应急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樊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文钊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高恩新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署理主任和经纬教授一起通过“城市韧性”这一选题的讨论,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共同探索城市治理这一复杂问题的解决之道。

      智慧圆桌论坛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长聘教授、国家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彭勃担任召集人和主持人。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国立金泽大学教授沈振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杨宏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教授、国际公共管理研究会(IRSPM)副会长杨立华,香港理工大学管理与市场学系副教授湛学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王珏围绕“智慧城市与智慧治理”展开讨论,为智慧城市与治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改进建议。

      随后,在闭幕式上举行本次研讨会优秀论文的颁奖仪式。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陈杰教授介绍评奖过程,并宣读获奖论文名单。本次优秀论文评选历时一个半月,从5月30日发出征文启事,到7月15日,共收到166篇论文投稿,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法国、瑞典、荷兰、丹麦、澳大利亚等。投稿论文经青年学者初审、主办方代表复审、知名主编评审,共有8篇论文获得奖项,其中一等奖一篇,二等奖三篇,三等奖四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城乡公共治理二级学科共同召集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院长张雷致闭幕词。他首先对研讨会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对会议主办单位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他认为这为全球的华人学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专家学者们只有不断改变、努力尝试学术突破与创新,才能在这多变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学术定位与空间。而本次研讨会话题之广泛、内容之丰富、交流之活跃,为学者们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建南教授代表大会主办方致辞。他认为,“宜居”、“韧性”和“智慧”是当今城市治理与发展最值得思考的三个关键词,很高兴本次会议对此进行了精彩的研讨与分享。最后,他向各位远道而来的与会专家们表示衷心感谢,并期待再不久的将来能与大家继续相聚,进行更深入地研讨与交流。

      地址:上海市东川路800号 邮编:200240 查号:86-21-54740000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