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成龙,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2019级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生,拟入职武汉某211高校。
厚积薄发:读书
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培养不同于理工科,前期需要阅读大量经典文献,尤其是把阅读专著作为研究基础。因为,所有理论创新或者问题意识都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在这期间,余成龙同学主动参与其他老师和同学组织的读书会,和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深入交流,逐步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他会注重系统阅读,围绕某一主题的经典文献,比如围绕国家理论、新制度主义、组织决策、政策过程等具体内容展开,并在阅读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在进行知识梳理的同时注重写下自己的思考和困惑。
此外,他也会围绕感兴趣的研究议题展开聚焦性阅读,尤其注重英文文献的广泛检索和梳理,并形成问题意识,尝试与国际学术领域进行对话。如何获得图书是一个问题,因为很多书籍学校图书馆没有。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拿出博士生补贴的相当一部分用于购买书籍,尝试各种手段获得电子书,甚至托朋友从海外代购(书籍皆合规),并经常独自骑车前往上海图书馆借书。通过长时间的阅读,他在理论方面的积累已经有了显著提高,这为研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躬耕实践:调研
由于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的对象更多集中于政府行为、政策/法律执行以及公共事务治理等,而要了解所研究的内容就必须深入现场一线而不是“隔靴搔痒”。这些都需要研究者去了解真实的政府运行、政府管理以及其中存在的各种实践难题。他会利用学校、学院、老师以及同学的各种资源去贴近观察政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样能够增长实践知识,而这些“常识”是作为学生身份所天然欠缺的。
实际上,大量调研既是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同时对培养学术兴趣、发现研究问题均有帮助,尽管会付出了不少时间。他在上海有多次调研经历,了解到各种治理理念、技术、实践等创新,洞察未来中国趋势。同时,他还去过云南、河南、江西、海南等地进行过深度调研,甚至在学校资助下得以去过新加坡调研参访。这些调研议题广泛,包括产业扶贫、垃圾分类政策、历史遗留问题、社区矫正、公共项目过程、上海一网通办改革、疫情防控调研、新法律实施等等。通过这些调研,他对中国地方政府、基层治理有了总体性、系统性认识。
从学习到创新:研究
他逐渐从农村研究开始转向城市和农村研究并行,从基层观察转向政府(市、县、乡)行为研究,从纯经验研究转向注重理论和经验结合再到现在更加注重理论创新。博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是能够独立进行学术研究,基本标准就是学术创新并获得同行认可。通过这些调研结合文献阅读,他形成了大量问题意识。随着他研究能力的逐步深入,最终这些研究转化为了有创新能力并有自己风格的学术论文。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他在公共管理领域广受好评的期刊《公共管理学报》上4年发表3篇论文(影响因子高达9.8),其中2篇第一作者1篇通讯作者,成为近年来我院师生中个人在该期刊发表论文最多者,在全国第五轮学术评估中其中一篇论文还被作为我院学生中文发表的代表作之一。
博士四年中有三年是在疫情中度过的,尤其是他博士论文的调研和写作贯穿始终,且需要全国四个县开展田野调查进行案例比较分析,难度较大(当前更多是选择一个县的案例撰写博士论文)。过程虽然曲折,但他最终完成了写作、修改和答辩,研究问题和理论创新均获得了评审专家认可。
与四年半之前的相比,他变得更加成熟、理性、自信了,同时,他也变得更加务实。经历博士期间的淬炼,庆幸的是,他内心对学术热情之火并未熄灭,各方权衡最终决定回武汉,继续从事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开启职业生涯和新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