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赵大海接受上海电视台专访:核酸检测的便捷高效准确是上海复工复产的重要保障

发布时间:2022-05-29 浏览量:307

2022年5月27日,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赵大海教授接受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专访,在《夜线约见》节目就上海“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与复工复产等话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现将访谈内容摘录如下。

主持人:随着有序复工复产,48小时甚至24小时核酸证明成为人手必备,根据您的预估,就上海而言,每天大约会有多少人次需要做核酸检测?如何长期持续性满足这个量?

赵大海:全市正规就业人员是1千万左右,按照一部分人需要隔天一次核酸检测,一部分人需要24小时以内的核酸检测的话,再考虑其他因素,复工复产之后,每个工作日大约得至少五百万人次需要核酸检测。

前段时间,上海在全国各地核酸检测人员的帮助之下,可以一天实现大量的核酸检测的采集和分析;接下来,依靠上海自己要长期持续性满足这个量的话,一方面,得继续需要一批质量过硬、效率高、日产能高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另一方面,需要招聘和培训一批专职的、稳定的核酸采集工作人员。

主持人:时效性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核酸检测涉及采、送、检、报的流程,结果出炉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再叠加您刚刚提到的日均检测量,检出的时效能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赵大海:目前,核酸检测从采集到出结果,一般得需要十个小时左右,甚至更长。在没有复工复产的时候,公众基本都在家里,核酸检测的线上结果出来的慢一些,影响不太大。但复工复产之后,由于需要用到24小时或48小时以内的核酸检测报告,这个时效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目前而言,核酸检测的时效性是不能满足大家需求的。这得需要核酸检测机构务必要把握好时效性这个问题,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将结果在线上显示出来,尤其是要提升从实验室结果出来到线上显示出来这个时间。尽量从采集到线上出结果控制在4个小时以内。否则,如果像现在的核酸检测结果出现的时效,长达十几个小时,而且很多是在早上采集、第二天凌晨出结果,那将严重影响复工复产的进程。

主持人:准确性也是大家最关注的重点。在5月2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了目前多地出现假阳性的一些原因,主要是因为样本量大,采取了“停人不停机”的连续工作方式,因此每轮扩增检测之间的清洁不到位。那么随着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的展开,既要完成较大的样本量,又要满足时效性,准确性又该如何确保呢?

赵大海: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对核酸检测机构的运行要进行每日的督导。督导的内容,包括每个检测机构每日最多可承接的核酸检测的量;按照这个机构的运行能力,过多承接样本量,必然既无法满足时效性,也没法保证准确性。督导的内容,还包括核酸检测准确性的复检;一旦发现准确性有问题,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比如暂停该核酸检测工作等。情节严重,需要剔除该核酸机构的业务。

其次,相关部门要定期对核酸检测机构在时效性、准确性进行评比,相关结果在社会上进行公示;另外,也欢迎公众对核酸检测机构的业务规范性、时效性进行监督。

主持人:同样是在5月23日的联防联控发布会上,郭燕红提到,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在频次上并非要求所有人群都要48小时检测一次,当地可根据疫情情况和防控需要确定。在具体落实上,您认为应该如何把握这个自行调整的区间?

赵大海:首先,对于上海这种人口密度非常大的超级大城市而言,而且新冠疫情还没有完全控制住,15分钟核酸采集圈,以及每隔48小时一次检测,目前来看,对上海全域复工复产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上海建立起新冠疫情的早期预警和监测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等上海本波新冠疫情结束之后,全国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也不再严峻,可适当放宽核酸检测的频率,不必再要求48小时一次,比如可以放宽到之前针对重点人群的每周检测一次。另外,对于人群聚集不是很严重的行业,也可率先放开核酸检测的频次。

上述报道是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教授、博士生导师,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平台-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大海,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对于新冠疫情暴发、防控以及卫生政策第76次接受上海电视台专访,也是第152次接受央视、上视专访。

Back to Top